主题征集
构建松江区“十五分钟学习圈”,期待您的“金点子”! 已结束发布机构:中共松江区委、松江区人民政府征集时间: 2023-07-25 至 2023-08-28
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松江教育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好实在事,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人民建议,真诚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并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征集内容
纵横交错的学习网络、泛在可选的学习资源、彰显特色的品牌建设,让市民通过终身教育切身感受到松江这座城市带来的温暖和幸福。跨越年龄、地域,松江终身教育助力市民提升自我,收获精彩生活。为了配合“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十五分钟学习圈”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参与社区教育“最后一公里”难题,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人民建议,真诚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并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为了方便更多市民参与终身学习,就学习场所设定方面,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2、为了壮大“十五分钟学习圈”师资力量,就师资配置如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志愿者等队伍建设方面,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3、为了提升“十五分钟学习圈”学习品质,就课程设置方面,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二、征集时间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8月28日
三、征集渠道
1、您可以登录随申办APP,点击“互动”专区,进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建议征集”专栏里的“征集令”版块,在《构建松江区“十五分钟学习圈”,期待您的“金点子”!》下提出建议。
2、您可以登录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政民互动-网上评议”板块下提出建议。
3、您可以在“上海松江”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文末留言。
4、您可写信至松江区教育局办公室(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38号,邮编201600,信封上标注“人民建议征集”,并注明建议人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通信地址)提出意见和建议。
5、您可以前往就近的人民建议征集邮筒,向我们提出建议。
四、征集应用
对通过以上渠道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及时予以汇总整理,对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予以研究采纳。期待您的参与!
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松江区教育局
2023年7月25日
关于“构建松江区‘十五分钟学习圈’”主题征集活动的相关情况公示
今年7月25日至8月15日,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联合松江区教育局通过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开展了“构建松江区‘十五分钟学习圈’”人民建议主题征集活动。诚邀社会各界参加,向广大市民公开征集具有针对性、创意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此次征集活动市民们积极献计献策,提出不少宝贵建议。从征集活动的总体情况看,共收到人民建议55条(与主题相关建议41条),其中松江区门户网站收到建议7条、随申办app收到建议47条、区教育局收到建议1条。从建议内容来看,建议扩展学习场所的有15条,例如孙女士提出可以在现有的居委会、老年睦邻点、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助餐点、办公楼宇、商场、广场等场所设置学习场所;建议优化师资队伍的有10条,例如徐女士提出将民间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吸纳进来,实行师资共享,邀请周边中小幼乃至大学的教学人才进入社区教师的队伍;建议完善课程设置的有7条,例如王女士提出可以从组建学习团队开始,慢慢打造一些有特色的聊天室、手工艺社等文化社团,最后可以打磨成特色课程;建议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有6条,例如张女士提出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线上平台,方便市民了解圈内活动,也可以预约报名;建议加大终身学习宣传力度的有3条,例如封先生提出线上采用公众号每月定时发布一次各村活动与学习信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参与学习。经过研究初步采纳了部分“利用小区会议室等场所建设学习点”“择优选聘兼职教师”“在社区中培育志愿者”“丰富社区教育数字资源”等有建设性、可操作性高的意见建议。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以此次人民建议征集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设置学习场所。一是在城镇社区学习圈建设中,持续发挥社区(老年)学校市民学习阵地辐射引领作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各类社区文化展示空间等载体,新建或嵌入一批市民学习点位;在街镇级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场所中建设养教结合学习点;发掘区域内公共教育资源,建设社会学习点及市民体验基地;在居委会学习点的基础上,探索以小区活动室、楼道公共活动区域、庭院等为延伸,织密社区学习网络,满足更多人群学习需求。如小昆山镇社区学校在楼道中打造了“板凳课堂”,新桥镇社区学校在8个市民的庭院中创建了“庭院课堂”,永丰街道社区学校在居民家中开起了“邻里缘”课堂。二是在乡村社区学习圈建设中,以便民服务中心(行政村)和邻里驿站(自然村)为核心,以宅基、老年活动室等场所为补充,打造乡村一站式的家门口学习中心。如新浜社区学校的“乡村茶馆课堂”、叶榭镇社区学校的“小学校”、石湖荡镇社区学校的“户(互)助学习点”为打通社区教育最后一公里作出了积极尝试。
(二)落实师资队伍。一是建立区级师资库,统筹区域专、兼职教师资源,实现区内共享。加强区级兼职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能力。二是社区学校招募社会能工巧匠与民间艺人,充实“学习圈”兼职教师队伍。三是积极引进高校大学生、社区居民充实志愿者队伍,实现志愿者结构立体化。
(三)加强资源建设。一是定期进行市民学习需求及学习能力监测,按需设置课程,社区学校可统一制定课程菜单供各个学习点按需选择。二是积极开展数字教育、远程教育,利用好市、区两级数字化资源,提升线上线下学习效益。三是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团队建设,以“学习群”提升学习积极性,扩大学习影响力。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一是丰富区级社区教育数字资源库,开发一批区级微课、推荐用书与数字学习资源。二是梳理各级各类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充分利用随申办及市老年教育管理平台,织密数字化学习网络,提升社区教育数字化管理水平。
(五)加大终身宣传力度。宣传推广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市民参与“十五分钟社区学习圈”学习活动。加强网络新媒体宣传工作,完善区级终身教育平台“云间众学”运营,营造全民学习氛围,引导更多群众参与终身学习。
松江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松江区教育局
2023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