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

主题征集

我为推动竖新镇乡村振兴工作献一计 已结束发布机构:上海市崇明区信访办公室征集时间: 2024-06-14 至 2024-07-04

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推进竖新镇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现以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为主题,围绕抓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助力镇村高质量发展,开展“我为推动竖新镇乡村振兴工作献一计”人民建议征集工作。
一、主办单位
崇明区竖新镇人民政府、崇明区竖新镇建议征集站
崇明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二、征集内容
1.您对竖新镇提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有哪些建议?
2.您对今后竖新镇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哪些建议?
3.您认为竖新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有哪些优势?如何进一步发挥?
4.您认为竖新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进一步解决?
5.其他您认为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
以上征集方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结合实践提出意见建议(文字简练,表达清晰,300字以内)
三、征集时间
2024年6月14日至2024年7月4日
四、征集应用
对通过以上渠道收集到的人民建议,崇明区竖新镇人民政府、崇明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将及时予以汇集整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采纳或留参。主办单位保留对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期待您为竖新镇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崇明区竖新镇人民政府
崇明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回复

今年6月14日至7月4日,崇明区竖新镇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站、崇明区竖新镇人民建议征集站、崇明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通过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开展了“我为推动竖新镇乡村振兴工作献一计”专项征集活动。同时,在上海崇明公众号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得到了网友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本次建议征集活动共收到相关建议35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各产业协同发展、旅游项目与资源开发、特色民宿发展、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等。针对建议,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高度重视,及时研究
征集活动结束后,崇明区竖新镇人民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安排竖新镇人民建议征集站第一时间对市民提出的建议进行了逐一登记、分类和归档,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人民建议是民智民慧的集中体现,我镇将建议按照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进行分类。对短期内可完成的目标,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迅速研究、尽快落实;对需要长期完成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按时间、按步骤逐项推进。
二、拟定措施,落实推动
为响应广大市民对竖新镇乡村振兴工作支持与期待,竖新镇人民建议征集站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百姓关切、民生所盼,通过现场考察、走访座谈,分析建议可行性,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落实方案,成立由主要领导带队,职能部门、村居共同参与的成果转化小组,切实推动人民建议办理落实。
三、推动竖新镇乡村振兴工作
近年来,竖新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间”,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接下来,竖新镇人民政府认真组织研究、积极推动转化落地,把“金点子”转化为推进竖新镇乡村振兴工作的“金果子”。
(一)打造现代都市田园特色产业方面
一是在农业产业方面,强化以“稻花湾”、“禾希”番茄、“珠丰”甜瓜、春风黄杨等龙头品牌建设,加强对品牌宣传推广,促进农业产业联合、农业品牌抱团式发展。二是在文旅产业方面,结合花开海上景区建设、芳香小镇项目规划等现有的文旅资源,以特色芳香文旅产业为主导,加强前卫4A和仙桥、东禾九谷开心农场旅游区3A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景区+度假区”为核心的复合型度假产业。三是在民宿产业方面,指导农家乐改造升级,对照星级民宿标准,做好全镇星级民宿评选申报工作,努力完成“特色民宿集聚区”目标,提高竖新镇民宿的影响力。
(二)实施项目方面
一是持续推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竖和村宜居宜业精品建设项目,以和美促进振兴、以实干推动发展,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二是推进春风村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设,聚力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净化水源水质、农业产业发展、村居美化亮化、乡村旅游提升。三是全面推进前卫垦区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方面
一是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继续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运用枸杞苗种植、林下菌菇混养、芳香植物种植等更多“家门口”就业项目,努力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新模式。二是进一步做好“为老送餐”服务。深入做实做好“为老送餐”这项“民心工程”,科学规划更新送餐路线,提高送餐标准和效率,逐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为老服务的半径从“一公里”缩小至“一百米”再到“家门口”,实现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味道。三是进一步构建“健康竖新”。联合有关部门,深入细致调研,了解村居民就医问诊需求,主动、经常与结对单位党组织联系,持续推出“一对一”义诊服务,线上“云医院”活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四)人居环境提升方面
一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养护。改造前卫污水处理总站及提标4座老工艺农污站点,通过加强监管、优化工艺、引进先进设备等方式,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二是推行河长制实现河道长效管理。以河道养护提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力推进区域化水系整治,全面强化河长制工作机制及河道养护市场化运营,进一步巩固辖区内水域环境治理成果。三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作专项督查,每月对镇域范围内各村随机开展抽查,形成问题整改清单,第一时间加以反馈整改。继续组织开展长江沿线的滩涂、镇村河道“三无”船舶、地笼网络子等排摸,防范非法捕捞风险隐患,清理各类违规捕捞网具,对发现问题现场整改。
(五)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一是推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探索实践“支部+村企+村民”多元主体共融治理路径,建立健全“我来我愿我参与”的共建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新乡贤理事会成立,发挥乡贤独特优势,凝聚乡村振兴的“同心圆”,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实施全域文明建设。依托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创评、亲子游学项目比赛、美丽庭院示范片区维管“回头看”工作等,把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贯穿城乡管理、发展全过程,实现文明素质与生活品质共同提升。三是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广泛发动线上健康教育主题讲座、区级健康知识竞赛,积极开展早市、科普讲座、流动科技馆进村居、送戏下乡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