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集
嘉兴路街道打造“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 期待您的“金点子” 已结束发布机构:中共虹口区委、虹口区人民政府征集时间: 2024-01-04 至 2024-01-25
为进一步深化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低碳生活新时尚新要求,嘉兴路街道深刻领会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建设,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坚持规划统筹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推动新能源发展、绿色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人文等多方面协同发展,全面推进辖区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建设。
嘉兴路街道办事处联合虹口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诚邀您参加“嘉兴路街道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建议征集活动。期待您从低碳办公居住环境、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和打造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您的反馈将对街道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的建设和改进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在此,感谢您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一、征集内容
请针对嘉兴地区低碳办公居住环境、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开放空间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您对低碳办公居住环境建设,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2.您对低碳交通道路设施改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3.您对公共空间节能减排改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4.您对低碳生活实践路线图、项目包、共同体的设计与打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5.您对低碳生活知识培训、群众宣教、社区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6.您对今后类似低碳生活节的策划与举办,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 2024年1月25日。
三、征集方式
1.建议人可通过“随申办”APP的“互动”专区,点击进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建议征集”,进入“征集令”版块中“嘉兴路街道打造‘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期待您的‘金点子’”提出建议。
2.建议人可发送电子邮件到hkjxxfb@163.com、hkxfb105@163.com(以“嘉兴路街道打造‘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期待您的‘金点子’”为题目),并注明建议人真实姓名、联系方式、通信地址。
3.建议人可邮寄信函至虹口区三河路358号虹口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邮编200086,并注明建议人真实姓名、联系方式、通信地址。
四、征集应用
对通过以上渠道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虹口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将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嘉兴路街道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认真组织研究,积极推动建议的转化。
为进一步深化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低碳生活新时尚新要求,嘉兴路街道深刻领会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建设,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坚持规划统筹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推动新能源发展、绿色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人文等多方面协同发展,全面推进辖区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建设。
嘉兴路街道办事处联合虹口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针对低碳办公环境建设、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和打造等方面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建议。现对收集到的建议反馈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1月4日至1月25日,嘉兴路街道办事处与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通过“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随申办APP“人民建议征集”专栏等渠道,围绕嘉兴路街道打造“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建议。此次征集活动共收到市民提出各类意见建议117条,内容涵盖低碳办公居住环境、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和打造等领域。
二、主要内容
(一)低碳办公环境建设方面。主要建议:倡导无纸化、低纸化办公;明确办公室低碳理念、细化制度、执行标准,带头践行勤俭、避免浪费;建议使用环保涂料、节能门窗;更加科学、环保使用空调、饮水机、大尺寸投频等设备设施。
(二)道路交通设施方面。主要建议:更大力度推广共享出行模式,助力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试点使用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流量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推广电动交通工具,优化充电、停车等便民服务,使新能源交通工具成为理想替代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鼓励可持续交通规划,更加广泛和深入听取、征集、研究、采纳群众评价、感受、建议,加强公共交通建设、维护、管理,提高道路网络管理效能率、满意率,减少通行拥堵“瘀点”和事故风险“痛点”。
(三)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和打造方面。主要建议:将普通灯源替换为节能LED或光伏路灯;户外公园、运动场等户外所安装公共摁压式直饮水机;更大力度推行使用回收材料制成的公共产品、日常用品;更加合理设置二手物品社区置换点;在小区内及周边打造开放式、主题系的低碳生活科普小景。
(四)低碳宣传引导方面。主要建议:组织贯穿全年、贴近生活的低碳宣传活动,强化低碳、环保、文明、健康“四维联动”理念的大宣传、广引导;组织开展关于低碳生活的家校联合活动、社区实践活动,推广更有覆盖面、参与度、体系化的低碳生活理念“家园行动”。
三、建议应用
经综合研判,结合自身发展布局和近期建设动态,综合考虑需求紧迫程度、推行效益、可行基础,围绕办公及居住环境、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及强化低碳宣传引导四个方面,对近40条建议予以吸收、采纳。
(一)低碳办公环境建设方面。
1.引导社会单位参与低碳项目。倡导辖区内企业单位参与低碳生活的建设及项目投入,激发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通过减排项目、购买绿电、积分排名、服务兑换等举措,推动企业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积极贡献;与华师大一附中等中小学共商共为,稳步推进中小学校低碳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2.推进楼宇单位自愿减排。引导街道内重点排放主体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加入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宣传、推广绿色建筑、LEED、WELL、EDGE等国内国际认证;开展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和碳排放报告披露。
3.倡导绿色办公“新样态”。试点打造碳中和办公样板间;通过可视化、可触化、可应用化推广一站式装配、环保材料家具、可重复利用器材等措施,减少装修装饰中的碳排放量,实现办公空间碳足迹的以控促减,帮助入驻企业提升ESG表现。
(二)道路交通设施方面。
1.推进智能充电社区布点。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电动汽车充电站;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调适。
2.绿色慢行交通设施改造。在环瑞虹区域推进光伏路灯改造;研究“智慧路灯”项目,增配新配LED照明灯、环境传感器等设备设施;推进沙泾港沿河等区域“零碳步道”综合改造。
3.建筑交通低碳改造、配套建设。推进区域内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转型;推进瑞虹新建公交枢纽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升级光充储一体化管理。
4.推进室外充电桩建设。排摸社区电动汽车数量及充电需求,统筹推进居住小区个人停车位和公共停车位,优化“十五分钟畅行道”建设;更好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持续提升停车场充电桩比例,合理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建立50个沿街面非机动车充电桩,建设50个临停电动汽车充电桩。
(三)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和打造方面。
1.建立多样化、高品质的社区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打造更多儿童友好街景小品和休憩空间、社区食堂、街道就业服务站、瑞虹会客厅、亲子宝宝屋、养老服务站、开发运动场等基础设施、服务点位;减少远距离、跨区域出行,就近满足更多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与公共活动需求,更好构建便捷可达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2.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推进和平公园建筑光伏建设,打造“零碳”公园、“减排”示范;推进“屋顶光伏”,倡导推动既有建筑光伏资源的排摸、开发、建设,夯实新建建筑光伏项目装机;光伏项目相关计量器具加装传感器并接入区域碳排放监测平台。
3.试点居民区光伏场景利用。结合“美丽家园”项目,改造非机动车停车棚,采用光伏板或光伏玻璃等形式,满足居民免费、安全充电需求;至2025年,区域既有建筑可利用屋顶等区域光伏安装面积比例不低于9%,新建建筑可利用屋顶等区域光伏安装面积比例不低于30%。
4.探索推进瑞虹新城四期等环瑞虹小区创建低碳示范社区。开展更多低碳主题社区活动;推进小区节能低碳改造;推广节能节水器具;推动区域内居民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并进行回收再利用;推进充电桩示范小区建设。
(四)低碳宣传引导方面。
环保生活就是面向新未来的社区新时尚,经过多年培育,嘉兴路街道社区低碳生活新时尚志愿队已由两千余人扩容到近五千人,为此,将继续发挥好周边各中小学校、环瑞虹党建联盟的牵引带动作用,健全基层群众志愿者动员机制、管理机制、创新机制,组织开展各类低碳环保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带动更多家人、身边人践行低碳生活理念;通过引进社区低碳活动主理人,吸引更多工作生活在嘉兴地区外籍友人、社区达人参加低碳生活时尚活动,着力打造“国际友好社区”;结合社区居民碳普惠机制的创设、深化,在社区内挖掘、培育和宣传更多垃圾分类能人、低碳环保达人、文明风尚先行者、先锋者和先进者,开展“低碳生活·美好嘉园”行动,建好转低碳生活联盟,发现、引领、凝聚更多居民自发践行低碳生活、健康生活。
具体工作中,结合环境日、低碳日主题,设置更加丰富、开放互动的主题,持续举办跳蚤市场、低碳二手集市、植树造林等广参与、有特色的活动;将低碳环保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整个过程,开展社区低碳大主题的评比活动;推动区域内各类商业体开展限塑、包装物减量、节约粮食、细化可回收物分类的宣传和实践;开辟绿色商品专区,倡导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速快递包装“绿色革命”。
以上采纳建议已吸纳为嘉兴路街道打造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的整体统筹、具体措施。对已有现成路径、正在推进实施的建议,延续征集主题;对当前条件尚不成熟的建议,采编成为资料库,留待今后再予考虑、务实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