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集
我为徐汇“美丽街区”建设献一计 已结束发布机构:中共徐汇区委、徐汇区人民政府征集时间: 2023-06-15 至 2023-07-28
根据“建设新徐汇 再造新徐汇”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市容景观品质,优化街区整体风貌,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和高品质的休闲空间。为此,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对部分道路进行排摸和梳理,合计29条“美丽街区”景观道路建设,现向广大市民公开征集建设项目的意见建议。
2023年徐汇区“美丽街区”建设人民建议征询名录
序号 道路名称 起止范围 所属街镇
1 长乐路 华山路—陕西南路(南侧) 湖南
2 乌鲁木齐中路 长乐路—淮海中路
3 复兴西路 华山路—淮海中路
4 复兴中路 淮海中路—陕西南路 湖南、天平
5 嘉善路 复兴中路—肇嘉浜路 天平
6 太原路 汾阳路—肇嘉浜路
7 襄阳南路 淮海中路—肇嘉浜路
8 桂林路 蒲汇塘—沪闵路 田林、虹梅、康健
9 中山西路 漕溪北路—宜山路 田林
10 斜土路 天钥桥路—小木桥路 徐家汇、枫林
11 凯旋路 徐虹北路—中山西路 徐家汇
12 徐虹北路 虹桥路—凯旋路
13 零陵路 天钥桥路—小木桥路 枫林
14 双峰路 中山南二路—华容路
15 枫林路 肇嘉浜路—中山南二路
16 茶陵路 大木桥路—零陵路 斜土
17 茶陵北路 斜土路—茶陵路
18 龙川北路 石龙路—上中路 漕河泾、长桥
19 平福路 百色路—罗秀路 长桥
20 上中路 老沪闵路—龙吴路
21 桂林东街 桂林西街—桂林路 康健
22 虹漕南路 漕宝路—沪闵路
23 梅陇路 虹梅南路—老沪闵路 凌云
24 龙州路 梅陇路—上中西路
25 丰谷路 龙华西路—云锦路 龙华
26 云锦路 龙恒东路—丰谷路
27 漕东路 漕溪路—田东路 漕河泾
28 漕东支路 凯旋路—龙漕路
29 华发路 老沪闵路—龙吴路 华泾
备注:最终实施名单以实际项目为准。
一、主办单位
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二、征集内容
我们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收到您宝贵的意见建议:
1、您对街区的市容环境、街面秩序等有什么建议?
2、您对街区的功能优化、硬件设施等有什么建议?
3、您期待沿街公共空间种植哪些绿化植物?
4、其他与“美丽街区”建设相关的意见建议。
三、征集时间
2023年6月15日—7月28日
四、征集方式
征集公告通过“随申办APP”“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海徐汇”“徐汇绿化市容”和“徐汇信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征集活动。
征集方式1:
您可以通过“随申办”APP的“互动”专区,点击进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建议征集”,进入“征集令”板块中“我为徐汇‘美丽街区’建设献一计”提出建议。
征集方式2:
投递至邮箱:xhjyzj@xh.sh.cn ,并请注明建议人的真实姓名、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征集方式3:
您可以写信至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徐汇区汇站街78号,邮编200030,信封上标注“人民建议征集”)。
五、征集应用
对通过以上渠道收集到的人民建议,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将及时予以汇集整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采纳或留参。感谢您的热情参与!
关于我为徐汇“美丽街区”建设献一计主题征集活动相关建议的集中反馈
根据“建设新徐汇 奋进新征程”的部署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市容景观品质,优化街区整体风貌,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和高品质的休闲空间,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联合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于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7月28日开展了“我为徐汇‘美丽街区’建设献一计”的主题征集活动,现对收集到的建议集中反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活动通过随申办APP、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海徐汇、徐汇绿化市容和徐汇信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线上线下共收到相关建议312条,主要涉及“提升街区市容景观品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完善管理和维护的长效机制”等4个方面。
二、主要内容
第一类:提升街区市容景观品质。主要建议丰富沿街绿化品类,除行道树外,通过利用沿街墙面、隔离栏等增设盆栽花卉灌木等,增加空间层次和街区色彩,提升视觉美感;综合考虑市民夏日出行遮荫需求和特殊季节行道树飞絮对行人呼吸道的影响等因素,增加行道树数量、合理选择树种;对居住社区集中路段的围墙实施整体美化,以展板、彩绘、浮雕等形式,以区域传统文化和人文小故事为主要内容,打造“可阅读的街道”;对街区内商铺集中道路实施店招整新提升,由专业人员提供设计指导,由商家共同参与,打造个体具有特色、整体和谐美观的街区店招景观。
第二类: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主要建议在街区内增设社区食堂、大型商场、生鲜超市等商业网点设施,丰富和满足社区居民的用餐、购物、娱乐等生活体验和需求;为社区内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增加便民微型图书馆、自习娱乐室、篮球场等活动空间和场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少有所教、老少传承、家校社共育提供便利条件;盘活门店经济,挖掘街区商业特色,打造社区内的品类特色道路,注入社区活力,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利用道路闲置空地、河道岸边空间等增设口袋公园,继续拓展街区休憩空间;对原有绿地空间实施改造提升,增加休憩座椅、空间照明等设施,让休憩舒适度进一步提升,让空间开放时间跨度进一步延伸。
第三类: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主要建议根据社区居民活动的主要空间和道路,增加废物箱和公厕等环卫设施,以满足居民出行出游过程中的行为和生理需求;对公共空间有限的老旧小区,在小区周边的道路上适当开辟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和安装冲电桩设施,缓解小区停车难、充电不安全的问题;优化道路交通,通过拓宽人行道步行空间、实施路面无障碍设施改造、合理增配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增加社区公共交通短驳等措施,让市民出行更安全、便捷、舒畅。
第四类:完善管理和维护的长效机制。主要建议加强医院、学校、轨交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停车管理,实施专人定点管理,让居民出行不闹心;加强道路绿化的日常修剪和保洁,让道路绿色空间全年365天整洁美观;加大沿街立面“三乱”以及户外广告违规设置和私接乱接等立面问题的及时清除整治力度,确保街区立面建设维护始终保持高品质。
三、建议应用
经过汇总梳理和研究论证,对其中部分建议及时予以吸收采纳,主要包括:
(一)加快街区市容环境品质整体提升
1.在满足美丽街区创建指标的基础上,引导街区在规划建设中注重提升绿化数量和品质,包括:增设街区绿化覆盖率、林荫道及绿化特色道路占比、单位附属绿地打开数量等相关指标。
2.结合公园城市建设,积极挖掘潜力、创新方式方法,鼓励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把围栏、围墙打开,把封闭空间变成开放空间,提升生态品质。
3.落实“放管服”改革,针对新《条例》户外广告设施、户外招牌由全面许可调整为“许可+备案”分类管理模式,细化广告招牌管理要求,避免千篇一律的户外招牌设置,在尊重街区主体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鼓励有设计想法的商家将商铺自身特有的故事融入招牌设计中,管理部门仅对其尺寸、安全、街区融合性进行把控和引导,让街区整体风貌有个性、有温度、有故事。
4.夯实区级规划总控管理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把关。充分尊重各街镇规划师专业指导,吸引更多规划设计人才投身社区规划。
(二)抓紧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1.推进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生活盒子”周边市容环境进一步提升,配合“邻里汇”等全新升级改造,因地制宜配备优质的绿化景观,空间共享、复合使用,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2.推出一批“15分钟社区生活圈”精品线路,结合“美丽街区”景观道路建设,打造一批居民家门口的“精品线路”。沿着这些线路,市民们或可用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方式解锁“家门口”的宝藏资源,悦享身边的美好。
3.通过“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建绿”等措施,释放更多元的生态绿空间,建设更多口袋公园。设计建设过程中,贯彻“全时段游憩、全年龄共享、全空间造景”理念,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不断优化方案,做到“一园一特色”,更贴近民众的实际需求。
(三)多方推动公共服务配置水平提升
1.聚焦“垃圾桶在哪里”热点话题,按照《上海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模拟道路、公共广场废物箱如何更好为市民提供上下班及出行游玩等场景,在全区范围开展系统性排摸和调查,及时调整废物箱配置。
2.充分发挥规划总控单位专业力量,邀请区域单位、社会群众等参与创意设计,全方位考虑融入统战元素、环境协调性等因素,致力于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城市家具。
3.各街镇深入社区与居委会对接,开展停车点位的排摸增设工作;协调推进相关道路改建工程,拓宽人行道空间,为市民创造更好出行条件。
(四)稳步推进完善管理和维护的长效机制
1.以责任区自律管理为抓手,切实加强路管会、弄管会和路长制等制度创新,引导更多沿街单位积极参与到“自主管理、自查自巡和门责三包”的工作中去,让沿街商铺的立面维护、经营行为更加自律,实现“美丽街区”市容环境管理的高度自治和高水平实效保障。
2.根据非机动车停放相关管理要求,与区域内运营企业签订《运营协议》,推动共享单车企业加强共享单车乱停点位的管理清收。各街镇形成日常巡查机制,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社会车辆停放点位落实即查即改要求。
3.实施由第三方运作、社会民众参与的“美丽街区”评估,提高实效保障的长效性。创建一套符合徐汇实际情况的工作测评体系,旨在发现街区维护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逐步提高日常管理和养护水平。
其余建议留作参考,纳入长期工作中逐渐消化融合,并持续加大相关内容的推进落实力度。
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徐汇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