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关于优化敬老卡申领服务的建议
-
来信日期:
2023-05-09
-
信件内容:
前一段时间,我陪老人去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领敬老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很热心,表格填起来也很便捷。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他年龄大了,也可以让儿女持老人身份证,携带本人身份证代为办理。在办理过程中,我和老人才知道,今年68周岁的他其实已经晚办了三年,按照《上海市敬老卡管理办法》规定,65周岁即可申报,同样按照规定,他只能追溯弥补前两年的老年综合津贴,老人顿感非常惋惜。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按照目前的政策是“不申领,不享受”,确实有部分老人因错过在第一时间申领,而没能第一时间享受到上海的敬老惠民政策。 填完申领表后,老人很快收到银行免费邮寄过来的敬老卡,需要去银行激活。为此,我前往有敬老卡业务的银行咨询,得到的答复不一:建设银行有上门办理激活业务,但要提前预约,并强调人手有限;工商银行可以由子女代为激活,但需要社区服务中心开具的受理证明和户口簿等材料;上海银行要求必须本人前往激活,否则不予办理。老人选的是上海银行,按要求我只能陪其本人前往银行办理。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了解到像这位老人“被耽误”的情况不少。我发现“随申办”没有此项功能。支付宝虽然有,功能却不稳定,若遇上平台提示“无照片”,还需线下前往社区受理网点,因而到目前为止线上办理还是很难。 上海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为了让老人尽享敬老惠民政策,安度晚年,特建议如下: 一、发挥大数据优势为老年人保驾护航。只要老人年满65周岁,即刻通过大数据发短信给提醒其前往申领,并注明所需材料,避免老年人因被动等待而错过申领时间。考虑到老年人和手机不是那么亲近,信息可同时发给直系亲属或监护人等。 二、细化申领服务,给老人多种选择。在办理敬老卡时,提供“申领新卡”和“使用已有银行卡”等多样选项,不强制办理新卡,一方面解决出行不便的老人新卡激活问题,另一方面也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办卡。 三、增加申领渠道,实现线上办理。作为上海市民线上办事首选的“随申办”,应尽快开通敬老卡在线申领功能;已经开通敬老卡申领功能的支付宝要优化,可考虑与“随申办”进行关联。让敬老卡申领办理真正做到一网通办,畅通无阻。
-
-
回复日期:
2023-06-07
-
回复单位:
上海市民政局
-
回复内容:
刘同志:您好!您来信提出的关于优化敬老卡申领服务的建议已收悉,我们对此十分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来信提到的一些问题,涉及老年综合津贴“一网通办”“居民一卡通”等事项,关系民众福祉,与老年人的幸福感受息息相关,市委市府和相关主管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就您来信提出的问题,召开了专题研究会,并根据会议精神,开展了社区调研,为后期形成优化调整方案打下扎实基础。考虑到目前政策文件的规定,同时考虑到敬老卡受众老年人体量庞大、需求各异,政策的调整还需在大量论证研究的基础上协调多部门共同推进。近期,根据您提出的几点宝贵意见,我中心考虑做以下优化。 2022年,上海市民政局会同市大数据中心通过一网通办“随申办”渠道推送老年人到龄申请老年综合津贴提醒信息,此功能2023年已正式上线。您提出的“信息同时发给直系亲属或监护人”的建议,我中心后期将对接市大数据中心进行讨论研究。同时,我中心将会同市社保卡中心持续推进敬老卡“一网通办”工作,完成敬老卡线上申领环节的畅通无阻。 您来信提到的“在办理敬老卡时,提供“申领新卡”和“使用已有银行卡”等多样选项,不强制办理新卡”的建议。我中心将结合“居民一卡通”“一网通办”等工作同步推进,准备在条件成熟的街镇先行试点。后期在多方面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全面推开。 同时,我中心召集6家津贴发放行就敬老卡激活问题进一步协商。对于高龄失智失能的老年人,在符合银行规定的情况下,银行可上门办理激活手续;对于高龄独居老年人较为集中的街镇,尝试开展敬老卡集中激活办理事宜,进一步将便利带给老年人,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 您反映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详实深入,感谢您对老年综合津贴业务的关注与建议,我中心后期将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以上工作。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