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战疫】畅通信访“云渠道” 回应诉求不断档 时间:2020-03-06

  疫情发生以来,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聚集,上海市信访办积极倡导群众通过网上渠道反映诉求、提出意见建议,引导群众通过网上、来信、掌上等“云”渠道反映诉求、提出意见建议。对所有涉及疫情的信访事项,信访部门开通“绿色通道”,“立刻办”“马上办”“快速办”,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督办、第一时间回访,坚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群众工作不脱档、不断档。

  疫情面前,群众每一条留言、每件信访事项都关乎生命安全、关乎城市发展,全力做好群众建议的收集、传递和反馈,就是积极助力抗击疫情。

  图像

  关注民生提议快递小哥进社区终有回声

  随着本市返程复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市民对快递、外卖的需求剧增。近期,不少市民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在当前的疫情之下,本市各个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快递和外卖无法进入小区,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给疫情防控带来重重隐患。

  市民于女士来信反映,目前由于防控疫情需要,为避免去超市、菜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日常生活用品和蔬菜大都是网上下单购买,但小区禁止快递和外卖员进入。来信称,如果一天内有几个快递就要出门几次,频繁的进出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接触病毒的风险。市民孙先生来电反映,小区封闭管理后,很多小区都要求居民到小区门口指定点取快递,多位取件居民同时在大量快递中翻找,带来了风险,也容易造成快递污损、丢失。还有市民来电反映,送奶员进不了小区,放在小区门口又增加了安全隐患。

  实际上,快递小哥能否进社区、怎么进社区,是网上信访处一直关注的问题,此前,结合市民投诉和建议,网信处已经报送了希望有关小区能借鉴普陀长风街道推行外卖小哥“绿色通行证”的建议,得到市领导批示:进行专题研究。此次,考虑到生活逐渐繁忙起来的上海,对于“快递小哥”的呼声越来越迫切,网信处全处又总动员,电话核实、到小区实地了解情况,提出建议摘报:可通过查看快递小哥身体健康证明或健康码、测体温等形式,对快递小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查验,符合条件的允许进入小区,采取放入自提柜或者楼厅等无接触式的配送方式,避免人群聚集,降低感染风险,方便居民生活。

  3月1号,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办发了上海首张无接触式“快递员小区出入证”,在提交员工完整个人信息、企业返沪员工隔离证明以及企业诚信承诺书等条件下,京东物流率先获得进入沪东新村街道小区“无接触式”投递的资格。

  回应热点促相关部门增设临时停车位缓解“停车难”

  图像

  随着复工复产的市民越来越多,网上建议征集渠道收到的关于停车难的问题多了起来。不少市民反映,为了减轻公共交通压力,也为了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他们上下班或是外出都尽量选择驾驶私家车,但问题来了:有人回小区探望年迈父母,但小区封闭管理不让进,停在马路上又属于违章,进退两难;也有人上班后,原公司周边的停车库要么关闭,要么只限本单位租户进入,加上周边小区停车位也因管控而无法使用,停车难问题让人头疼。

  建议征集处的同志打电话向市民一一了解情况,结合市民合理需求,全处共同商议,提出《疫情期间增设临时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的建议》,建议特殊时期为市民复产复工、自驾出行创造便利条件,一方面可以在停车资源紧缺地段排摸,在周边道路、空地等有条件区域增设临时停车位;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柔性执法,对一些没有明显妨碍交通的“违章停车”,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用疏通的办法而不是简单地“贴单子”,以体现城市执法的人性化。

  建议上报的第二天就得到市领导的批示,公安交警部门也迅速反应,及时排摸停车点位的,在大规模复工前,公布全市各区新增设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批临时道路停车场37处,停车泊位1142个,并表示第二批临时道路停车场也将尽快增设到位。落实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提出建议的市民,市民满女士说,“没想到建议这么快就被采纳落实了,这也是鼓励我们多出好主意,让疫情防控和城市发展两不误。”

 

  据了解,疫情期间,市信访办每天对约两万条市民来信、来电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发掘热点、难点问题,也从市民的建议中挖掘解决问题的良策良方,以专报、建议摘报、每日快报等形式向市领导及相关部门报送信息简报百余篇,七成获得相关批示,助力政策层面对问题的关注研究与解决,让百姓呼声和金点子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关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