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夜倾听,有呼必应” 昨夜今晨记录市民服务热线全天候开通第一夜 时间:2013-01-08

昨天是上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全天候运行第一天,热线运行时间从原来的上午8时到晚上8时,调整为7×24小时服务。晚上8时以后,12345热线将如何应对市民来电?相关职能部门能否第一时间着手处理?本报记者昨夜今晨蹲守热线现场,记录下了热线开通第一夜的“热”事“热”景。

19:00 一切准备就绪

此时距离晚上8时还有一个小时,热线现场话务员应答声四起。四周电子屏幕上,最新时事政策信息正即时滚动显示。以往接听来电高峰一般出现在上午10时左右,而昨天从上午8时起,来电不断涌入,没有明显的“低谷”。

为应对第一次夜间作业,配备了20名话务员+10名后台人员的精干队伍,如果话务量超出预测,一支50名话务员的备勤队伍即可上岗。热线运营中心负责人正在最后一次部署,要求检查相关联络渠道是否通畅,应急预案是否已经准备到位。

一切准备就绪。

20:00 第一个夜间电话

昨晚8时,第一个夜间电话来了。那头,普陀区武宁一村的董先生急坏了:家里的饭碗刚丢下,水停了。桌上碗盘狼藉,想睡觉脸也没法洗,怎么办?热线回复:马上联系解决。803分,热线工单完成。806分,工单发送到委办局。

事情解决得如何,记者打算现场“督办”。920分,记者摸到了武宁一村。35号楼下,居民们已围成一团:“大浴大到一半,水没了,尴尬哇”“半个月来第四次停水了”“只能拿铜吊到3楼借水”……此时,负责处理此事的普陀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的两名工作人员也赶到。经查,楼顶水箱空了。6层楼的老公房,水箱依赖自来水管网的压力上水。压力不够,有可能是附近的总管漏水等原因造成,需要详细排查后解决。

让居民用上水是当务之急,长风物业马上联系沪北供水管理所:45分钟内,送水车到现场,给水箱上水。1020分,送水车出现在居民视线;1030分,接上水管;1035分,水泵轰鸣声响起……

居民盛赞,“12345,蛮灵额!”

21:00 入夜依然忙碌

电子屏幕上显示,从晚上8时到9时,已经有222个电话打入,这个数字和平时白天1个小时的电话接入量相当。入夜了,“12345”依然忙碌着。

此时,排队等待的市民达到了8个。现场指挥员、市政府副秘书长薛潮一发现“险情”,迅速安排待命话务员上岗应急。二三分钟后,刚刚还热得“发烫”的热线,终于恢复了常态。

22:00 来电仍以咨询为主

市民张先生来电咨询今年退休工资何时增加。接线员唐伟查询信息库后答复:目前尚未接到今年本市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调整退休金的具体通知。建议张先生关注近期各类媒体发布的相关新闻信息。小唐随即派发了工单,将这一诉求转达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工作流程,人保局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张先生先行联系。记者随机翻阅了来电记录,和白天来电情况类似,其中大部分仍以咨询为主。

23:00 之后 “夜间特殊”从容应对

长宁区虹桥路上一家酒店来电,突然遭遇停电,希望尽快解决。话务员立即在工单上标注“夜间特殊”字样,第一时间派送到电力热线。如何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夜间噪音扰民怎么办?居民区大面积断电如何处理?为确保夜间市民“急难愁”来电事项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热线与24小时工作制的承办单位积极对接,掌握了目前经常遇到的夜间突发事件和办理流程。对暂未实行24小时工作制的承办单位,也落实了一名负责人、一门电话、一套工作流程,保证市民来电“有呼必应”。

今天零时,在市信访办融合各方智慧、上海电信融合各方资源搭建的12345市民服务平台上,出现了应答5660个来电的数字。同时还显示其中咨询类2705个,占比47%;求助类1661个,占比29%

昨夜今晨,12345热线“无眠”。

 

(转载自1月8日《解放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