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层信访工作探索出多条新路 着力提前一步化解矛盾 时间:2007-03-26

把工作做在群众开口前,提前一步化解矛盾,正成为上海市基层信访工作的着力点。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市基层信访工作会议上获悉,本市各区县以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基层信访的新渠道、新机制、新方法,探索出了多条基层信访工作的新路子。

及时掌握信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是本市不少区县街道做好信访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静安区南西街道建立了一套“一线掌握情况、一线化解矛盾”的制度:党政班子每个成员负责联系一到两个居委,每周至少两次到联系点,了解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发现问题及时主动进行处置。不久前,街道领导在巡访一处将进行旧区改造的动迁基地时发现,由于环卫所清粪车更新换代,车体增大无法驶入,改用人工清粪,每次长达数小时,附近居民难以忍受,准备上访。街道领导立即与环卫所协商,适当延长原清粪车的使用期限,从而妥善解决了问题。居民没想到问题还没反映就已经解决,不仅心平气顺,还专门给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环卫所送去锦旗。

基层信访的一大特点,是一些民事纠纷常常以信访形式出现。针对这一点,本市一些区县试行了人民调解和信访代理合二为一体的新机制,借助人民调解网络,消化大量信访矛盾。长宁区在街道成立了“人民调解信访代理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四到六名工作人员,既是调解员,又是代理员;同时在居委会设立工作站,并由楼组长和热心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为信息员,形成了街道、居委、楼组三层联动,覆盖全社区的人民调解与信访代理工作网络。2006年,新机制使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6%。

信访,是百姓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本市各区县街道都已经认识到,要真正做好信访工作,就应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从源头上化解矛盾。金山区石化街道把信访接待站建在居委会,真心实意为居民办好事、处急事、理愁事、解难事,让群众话有处说、难有人帮,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金山区石化街道四个居民小区常年使用钢瓶液化气,随着钢瓶液化气调价,居民中改用管道液化气的愿望强烈。居委会接待站在排摸社情民意时,及时掌握了这一情况,立即到有关职能部门奔走呼吁进行管道液化气改造,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管道液化气工程将于本月动工,群众十分满意。(转自2007年3月24日《文汇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