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政府推出了“两个一千万”工程以后,市民纷纷写信给市领导和发电子邮件给《市长信箱》,坚决拥护这一政策,热切关注相关具体政策出台的时间和实施细则,并在来信中表达了希望享受此政策的迫切心情,同时也对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一、来信坚决拥护“两个一千万”工程政策
1、“两个一千万”工程真正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市民姚某来信说,从《新民晚报》上了解到《上海市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管理试行办法》即将试行,这一政策给了我们这些住房困难户巨大的希望,使我们感到政府确确实实为老百姓着想。市民林某在来信中指出,在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海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民生活日益改善。市委、市政府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推出了“两个一千万”工程,坚定不移地为老百姓建设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作为上海市民,为能有这样好的政府而深感自豪和欣慰。
2、“两个一千万”工程的推出是住房困难群众热切期盼的“大喜事”。市民周某来信说,等待着、急切地盼望着,终于等到了“两个一千万”工程的好消息,全家三代人挤在15.3平方米的斗室里着实高兴了好几天。市民吴某来信说,得知市政府推出中低价普通商品房项目,这对既无动迁、又是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困难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中低价普通商品房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二、来信热切期盼解决住房特殊困难
1、希望关注知青及其子女的住房问题。知青沈某给《市长信箱》发来邮件询问“知青能不能买中低价普通商品房”,来信希望政府考虑他们居住条件很差的实际情况,予以必要的照顾。市民王某来信说,配套商品房除了照顾为市政建设作出贡献的动迁户外,是否也应考虑回沪知青的困难。当年他们也是为了国家建设离开家乡,退休后回到故里,希望政府能关注回沪知青住房困难问题。
另外,知青子女顾某来信说,按照《上海市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房管理试行办法》(讨论稿)要求必须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规定,他肯定不能购买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因为他和爱人的平均收入高于统计局的标准。但他认为,现在不少知青子女在上海都没房,有的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在住房问题上,他们比申请廉租房的市民还要困难,也应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因此,用平均收入作为区分能否购买中低价普通商品房的标准,有失公允。
2、希望关注动迁时未购房居民的住房需求。原家住闸北区的市民孟某来信说,2004年因中兴路拓宽而动迁,当时由于动迁组房源稀缺,接受了货币补偿。但现在的房价对他来说实属天价,为解决住房困难,来信希望能够享受“两个一千万”工程政策,给予购买中低价普通商品房。
市民沈某来信反映,她是一名毕业不到两年的大学生,2001年为了配合市政工程建设,他们家被动迁。由于母亲过世,父亲体弱多病,他又要完成大学学业,当时接受了货币补偿,这笔补偿金缓解了他家一时之急,却也让他们从此没了自己的家。他在信中说:“我发现我家已经没有可能申请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或者廉租房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如同海市蜃楼。很多低收入的贫困人群得到了社会帮助。但象我们这样看似收入尚可,但实际上举步维艰的人却不容易得到重视,我们更容易被忽视。希望我们的党和政府能够关注类似我们这样的弱势人群,让每个人都安居乐业,让我们能全身心的为社会做贡献。”
3、希望关注婚龄青年的住房需求。市民俞先生来信说,他今年28岁,刚刚结婚,现有的工资收入买不起商品房,迫切询问“两个一千万”工程的中低价普通商品房能否照顾到他们这个年龄阶层的人。市民杨某来信认为,一千万平方米的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供应对象应包括即将结婚的大龄青年。
4、希望关注从未购过房的住房困难群体需求。一市民来信说,过去的十几年中,他的工资一直没有超出1200元,去年2月份,通过自己的努力刚刚找到了一份月收入5000元的工作。但听说享受中低价普通商品房的条件之一,家庭年收入必须低于16000元。来信认为这一标准不妥。“如果这个政策出台,为了买房我不得不回到收入低的原单位,况且这个单位即将倒闭。”因此,他希望政策能照顾从来没有买过房的住房困难家庭。
5、希望关注“新上海人”的住房需求。一些外地入住上海的“新上海人”也希望通过“两个一千万”工程解决住房问题。山东来沪教师魏某来信说:“我希望通过政府‘两个一千万’的阳光工程帮助我改变命运走出困境,拥有自己的家。”
三、来信建议将“两个一千万”工程实事办得更圆满
“两个一千万”工程牵动了广大市民的心,他们不仅希望自己能享受这项政策,还希望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能办得圆满,纷纷为工程的建设建言献策。
1、房屋选址要方便居民的工作、生活。一市民来信说,大多数老百姓没有私家车,考虑到他们每天的出行时间和成本,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应该建造在外环线以内,最好在中环线以内。
2、在建房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一市民来信说,市政府承诺要把上海市重大工程配套动迁小区建设成“四高小区”,希望有关方面能严把质量关,保证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真正达到这一标准,让广大为市政工程建设作出贡献的老百姓能享受高品质生活。
3、购房方案应向中低收入普通老上海市民倾斜。一市民来信说,在房源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长期居住在上海的普通市民住房困难的需求。譬如可以规定,工龄超过5年、取得上海户籍10年以上、年收入在上海市平均年收入3倍以下、自己或直系亲属未购买过商品房和未享受过福利分房和房改政策、未享受过动迁优惠政策的市民,可以优先购买中低价普通商品房。
4、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困难户购房情况的摸底调查。市民吴某来信反映,最近街道发放困难户购房摸底登记表,等她知道赶到里委时,登记表已经没有了。为此,她担心因拿不到登记表,使其享受不到应有的政策照顾。来信建议,政府的调查工作一定要全面,保证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卖给最需要房子的困难户,以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知青林某在来信中也提出,希望有关部门在实施“两个一千万”工程时,应开展实地调查,以事实为依据,以人为本,切实为住房特困家庭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