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遇到消费纠纷又不便出门,谁来帮忙?
“法度”、“温度”、“速度”,疫情期间解决职工待遇问题如何三者兼顾?
……
矛盾处理,关系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疫情面前,信访干部一刻也不曾停下,既要做好化解排查矛盾纠纷的本职工作,又要积极调配支援一线的人手,确保全力防疫与信访工作两不误。
市市场监管局:消费纠纷无小事疫情之下显担当
自疫情发生以后,与疫情相关的信访诉求每天大量涌入市场监管系统各级信访部门。考虑到涉疫信访件时效性强,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市场监管系统信访干部坚持主动服务、换位思考,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近日,市民王先生反映其通过电视购物订购了一款食品罐头,但食用时发现罐头的包装箱里面有漏液的痕迹,有几罐外包装霉变,自行联系商家后,商家仅同意赠送一些积分作为补偿。对此,信访人对商家调解方案非常不满,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帮助其维权。
考虑到疫情期间外出寄送购物凭证等存在不便,市局信访干部主动与其联系,疏导不满情绪,协助其将通过电子邮件递交材料,并协调商家所在地杨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推进办理。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深入宣传政策,指导商家合理处置消费投诉,信访矛盾得以化解,信访人也通过邮件对市场监管部门的高效及时办理表示诚挚感谢。
金山区:疫情面前的“三度”工作法
日前,上海某公司工会主席向金山区吕巷镇总工会反映:公司部分员工对疫情期间工资待遇发放和假期安排有异议。

吕巷镇信访办立即核实情况,第一时间与区总工会、镇总工会、镇受理中心、司法所和企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协调会,创新“三度”处置法:
一是把握“法度”,保障员工合法权利。由于疫情期间的相关政策比较原则,建议企业将“合法、合理、合情”实现有机结合,对职工提出的要求作进一步的沟通协商,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确保职工权益不受损失。
二是把握“温度”,耐心回答尖锐问题。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去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安抚信访人情绪,耐心细致地解释相关政策。
三是把握“速度”,解决员工燃眉之急。镇信访办在兼顾防疫工作情况下,及时抽调人员会同职能部门制定方案。最终,企业承诺适当补贴员工,并完善年休假制度。
黄浦区:战斗在留验点的12昼夜
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副书记邵步宁,平时分管信访工作。3月17日,邵步宁接到紧急通知,负责集中隔离点工作,时间紧急,从现场布置到接收第一批留观检测的境外人员,仅仅只有45分钟。

邵步宁立刻召集卫计委、文旅、外办、酒店等单位人员,安排部署待检人员的“进出”路线、检测形式和时间节点等关键问题。留验点设立之初人手不足,邵步宁穿上隔离服,披挂上阵。面对个别拒绝检测、隔离的境外返沪人员,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他们遵守防疫规定。他主动把自己的工作餐送给不方便叫外卖的老人,又安排工作人员准备好面包和方便面,主动提供给一路奔波送至酒店还来不及吃饭的境外返沪人员。
奋战在留验点一线,忙的时候一夜只能间歇式休息一个小时,年过五旬的邵步宁让连续工作24小时的年轻同志回家休息,告诉他们“我们可能面临的是一场持久战,工作人员不能垮。”自己却始终坚守岗位,几乎没有休息。随着境外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集中隔离健康观察措施的落实,留验点于3月28日送完最后一批留验人员后宣布撤销。收甲鸣金天易安,枕戈待旦心难释。邵宁说,短短的12天,是战斗的12天,永生难忘。
徐汇区:没有生而勇敢,只是选择无畏
徐汇区信访办实习干部沈开没想到,自己去年刚进入公务员队伍,今年就经受了一场巨大的考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月3日起,沈开下沉长桥街道,支援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在检查园区企业过程中,沈开收到了一条关于招募机场志愿者的短信。“园区企业已逐渐复工复产,新的‘战场’正在向我召唤!”在与长桥街道企业组完成工作交接后,沈开马不停蹄地加入了徐汇区驻浦东国际机场工作组,从守“家门”到护“国门”,继续为构筑疫情防线贡献力量。

在机场,沈开的工作是“押车”。这是“防控闭环”中的重要流程之一,需要护送入境人员从机场前往留验检测点、集中隔离点,一路不能有半点疏漏。浦东国际机场的入境人员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这段经历给我带来的最大成长,就是让我懂得了勇敢、学会了无畏。”沈开回忆道,为了克服语言的“开口”难关,他一直在心里默默为自己鼓劲,最终还是实现了突破。现在他连说带比划,已能让境外来沪的外国人明白他的意图,感受到上海的温暖。
嘉定区:“嘉”人回家我来守护
响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嘉定区信访办复查科科长顾昊主动报名前往虹桥机场防疫一线,他说:“党员同志就是要在关键时刻顶得上,不仅要去做,还要做得好!”
顾昊在机场的主要工作是对接从重点国家或地区返回嘉定的入境旅客,完成旅客的相关信息登记,初步判断旅客是否具备居家隔离条件,联络相关街镇或集中隔离点负责同志,安排车辆,协调民警,将旅客送至目的地。工作看似简单,但是责任重大,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重点国家的数量迅速增加,顾昊身上厚重的防护服常常一穿就是七、八个小时,顾昊从无怨言,热情迎接好每一位回“嘉”人。

在接收转送入境旅客的过程中,顾昊充分发挥信访干部沟通协调的工作所长,耐心劝解安抚,以真心换取理解和配合。一位张女士从英国转机埃塞俄比亚、广州后抵达上海,路上花了三四天,她诉苦道:“这几天匆匆忙忙赶路,都没沾过床,饭也没好好吃。”顾昊及时安抚情绪,并递上了工作人员的盒饭。张女士十分感谢:“比起你们志愿者,我们谈不上辛苦,你们更辛苦!”境外回“嘉”旅客中,很大一部分是留学生,还有不少未成年的小留学生,顾昊总会热情递上矿泉水,送上几句暖心问候。